NAVIGATION

不放弃的爱,脑瘫少年在善意里成长

2000年冬日的一天,在河北省的一个小村庄,一个2岁的残疾男孩被装在一个纸盒里,放在了一辆拖拉机的下方。若无人发现,等待他的将是不堪设想的结局。幸运的是,他微弱的哭声被路过的翟妈妈听到了,翟妈妈没半分迟疑,小心翼翼又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进怀里,带回了家。她当时心里头第一个念头就是:得让这孩子活下来!

 

翟家是村里的低保户,家境艰难,翟妈妈自身患有雷诺氏综合征,靠微薄补贴艰难维持生计。即使生活沉重,她依然选择抚养小慈。通过医院的检查发现小慈是一个脑瘫患儿,肌张力高,四肢无法舒展,也无言语能力,他的眼神却透露出聪明与渴望。

 

翟妈妈和小慈

 

照顾脑瘫患儿的艰辛,远超普通人的想象。除了体力精神上的额外付出,家中日常和看病拿药的开销也是日益增加。翟妈妈通过当地公益机构了解到了北京和睦家医疗救助基金会(和睦家基金会)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医需求,立刻联系了基金会,就这样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坚持,从未有过放弃小慈的想法。

 

小慈在全科就诊

 

近几年,小慈经过专业的治疗,肌张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。今年6月底,小慈突然出现呼吸困难,翟妈妈立即带他到当地医院复查。检查发现,小慈鼻腔及鼻窦处存在肿物,严重阻塞呼吸道。由于小慈同时患有脑瘫,当地医院建议尽快转往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。翟妈妈向和睦家基金会求助,很快,她的求助得到回应,翟妈妈在家人的支持协助下把小慈带到了北京。入院后,医生确认肿物位置复杂,必须尽快手术。术前检查、手术准备、术后护理……每一步都充满挑战,但小慈的表现让所有人动容——虽然无法控制身体的痉挛,他却用惊人的意志力克制自己尽可能不动,配合医生完成每一次检查和治疗,令医生十分惊讶,接连夸赞小慈的懂事和有毅力。

 

小慈手术后

 

小慈的手术取得圆满成功,他睁开双眼的第一表达就是‘我能呼吸了!’,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。他紧紧握住妈妈的手,向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表达真挚的感谢。翟妈妈热泪盈眶地向家人宣布这个好消息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。更令人感动的是,和睦家基金会及其爱心合作伙伴承诺将持续跟进小慈的康复情况,为他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。”

 

小慈的故事,是爱心汇聚的温暖篇章。从翟妈妈的无私收养,到慈善组织的援手相助,每一份善意都如同微光,汇聚成照亮小慈人生的炬火。这份爱,不仅给予他身体上的康复,更为他和家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。爱心的力量,或许就在于此——它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,让希望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也能生根发芽。

 

 

治愈承载希望